close

離開六十石山後,我們要沿著花東縱谷到台東市,第一站會經過的就是池上。池上美麗的景點真是不少,而且距離都不遠,我們走訪了池上飯包博物館、大波池、池上火車站、牧野渡假村,還有找了半天才找到的伯朗大道,池上的田野風光是太美了啦! 

tn_DSCF2001.JPG

 

全省都有悟饕的分店,中午來這兒吃飯的人可不少哩!

tn_DSCF1982.JPG  

 

池上飯包的歷史若從日治時代的蕃薯餅算起,至今已有七十年了呢! 

tn_DSCF1983.JPG  

 

2002年池上鄉公所與池上飯包原創老店合作成立了「池上飯包博物館」

tn_DSCF1986.JPG  

 

車廂內也可以用餐喔! 

tn_DSCF1989.JPG  

 

這個池上便當真不是蓋的,雖然一個要80元,但它的米真是好吃到不行,每粒米又亮又飽滿,吃起來讓人有種幸福的感覺呢! 

tn_DSCF1998.JPG  

 

池上飯包的兩大特色:用池上米製作並以木盒盛裝(以木片製成便當盒) 

tn_DSCF2003.JPG  

 

連廁所都帶有復古風哩! 

tn_DSCF2008.JPGtn_DSCF2009.JPG  

 

大坡池,原名「大陂」,又稱「大埤」,是因池上斷層活動而形成的斷層池。「池上」這個地名即源自大坡池,早年池上便當裏的魚蝦,也是來自大坡池呢!

tn_DSCF2011.JPG  

 

大坡池旁有兩個涼亭真是超涼的,在炎熱的午后好適合在這兒乘涼,JJ就在這兒午休,小睡了一個小時,接下來就要繼續往台東市囉! 

tn_DSCF2015.JPG  

 

池上火車站 

tn_DSCF2016.JPG  

 

牧野渡假村,早年是台東糖廠種植甘蔗的蔗田,民國75年停止製糖後改為飼養肉牛的牧場,到民國83年再轉型變為渡假村。 

tn_DSCF2036.JPG

 

現在是免費參觀,這麼大的園區只有我們一組觀光客哩! 

tn_DSCF2035.JPG

 

民國89年渡假村引進多項代表蒙古文化的文物與設施,包括17座供住宿用的蒙古包,可惜台灣太潮溼了,與蒙古的環境差太多,並不適合這些文物。 

tn_DSCF2018.JPG  

 

蒙古包,不知道有沒有人會來住呢?因為周圍好空曠喔! 

tn_DSCF2019.JPG  

 

弓角羚羊,民國92年起,牧野渡假村與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合作,引進多種稀有的草食性動物,像侏儒河馬等,使這兒好像一個小型動物園,我們就看到了好多的動物。

tn_DSCF2027.JPG  

 

整個園區廣達125公傾,真的是很大哩! 

tn_DSCF2028.JPG  

 

裏面有賣冰呢,兩大球只要40元喔! 

tn_DSCF2030.JPG  

 

蒙古文物展示館,裏面有點悶哩! 

tn_DSCF2031.JPG  

 

白色的小馬車 

tn_DSCF2033.JPG  

 

我們有經過客家文化館和池上農會碾米廠但都沒進去參觀,因為想去找伯朗大道啦! 

tn_DSCF2037.JPG  

 

池上花海 

tn_DSCF2038.JPG  

 

目前花海的活動已經結束,園區沒有什麼花了 

tn_DSCF2039.JPG  

 

伯朗大道就是錦新三號道路,可是超難找的,因為沒有路標 

tn_DSCF2040.JPG  

 

在找的途中一路都是綠油油的稻田,好美好美~~~還有水車呢! 

tn_DSCF2041.JPG  

 

終於找到囉,伯朗大道,天堂路,就這樣筆直的好像直到山腳,真是美呆了! 

tn_DSCF2047.JPG  

 

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,沒有什麼車子經過,路的兩旁也沒有電線桿,雖有陽光但涼風徐徐吹來,坐在這兒發呆真是舒服呢! 

tn_DSCF2050.JPG  

 

滿眼的綠,台灣真是美ㄚ! 

tn_DSCF2055.JPG  

 

離開池上往南騎,途中看到一座瞭望台,而且田中有些稻子是褐色的,很好奇吔,好想知道是寫什麼字? 

tn_DSCF2062.JPG  

 

哇咧~~~居然是知本老爺的廣告,可是那褐色的稻子不知是怎麼弄的哩? 

tn_DSCF2058.JPG  

 

池上飯包博物館紀念戳 

tn_DSCF2305.JPG  

 

池上有很多值得玩的地方,若時間夠也可以租輛腳踏車慢慢的逛,光是走這些田中小路就讓人覺得幸福滿滿呢! 

  

 

 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i3319 的頭像
    si3319

    圓圈圈

    si3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